大屏商顯行業走過2022年的低谷時刻,正在帶著更多的新技術、新産品進入2023年。作爲國內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的第一年,也是國際市場進入“後新冠”時代的關鍵時刻,行業對2023年的市場趨勢充滿期待。其中,預期的國內市場複蘇、國際市場加速需求升級、産品技術創新的再次突破、海外消費的再次承壓,都是2023年的核心看點。“有量、有質,也有壓力”:在這樣的期待下,我們總結了2023年極可能實現的十大猜想,借此一窺2023年行業熱點趨勢。
1.國內商顯需求強勢複蘇
2022年國內商顯市場經曆一輪“曆史性”的低潮期。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對市場節奏、企業信心、政務和事業單位采購能力等方面的諸多限制。在2023年,這些負面因素將“集體變化”,這是否會帶來一輪強勢的行業複蘇呢?
從經驗角度看,2020年國內商顯市場呈現低谷現象。主要影響因素也是“疫情”。2021年在動態清零政策下,國內疫情防控整體穩定,進而商顯市場獲得了不錯的增量:既有結構性的需求增長,如防疫需求;也有持續的增量,如智慧化顯示需求;更有對2020年低谷的“回補”性增量。
行業多數人士認爲,2023依然會符合以上規律:即2022年被壓制的需求會在新的一年呈現複蘇態勢——至少,在2022年低基數上,實現一定的增量,總量匹敵2021年難度不大。
從外部條件變化看,新冠疫情進入以“救治”爲中心的新階段,消費市場受到的三年壓制、特別是服務業、文娛産業的壓制,將在2023年有報複性反彈。同時,政務、事業單位也會從“防控”中獲得“資源、資金”上的解放,在2023年擁有更進一步的采購力度。企業方面,隨著國內防控政策的改變,內銷性的信心也在增加,帶來的采購動力也會進一步加強。
且從供給端看,目前大屏商顯無論是價位還是創新都處于“曆史性”的“有利于消費增長”的時刻。特別是液晶大屏、電子紙大屏、小間距LED大屏,都處于同等品類曆史低價,這會對行業回暖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對于大屏商顯企業,其也願意在2023年抓住“報複性消費”的機遇,相應的供給准備是充分的。
在這樣的有利條件下,部分行業人士認爲2023年大屏商顯將在“長期增量、2022年低基數效應、後疫情報複性反彈”等因素作用下,形成一個“小的增量高峰”:爲何是小的增量高峰呢?因爲,除了以上有利因素外,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是美元加息周期,對于國內外市場的溢出影響,會對企業爲主的大屏市場有負面效應。
不過,對于國內宏觀經濟政策而言,更爲精准的貨幣政策、更爲積極的財政政策都可期;同時,疫情政策在救治爲中心的階段,對人力和資金資源的松綁,將與人口社會流動的增加一起,推動國內消費、內需和服務業的加速恢複與增長。這將是宏觀經濟條件上對大屏商顯2023年高增量有利的因素。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有利因素遠大于不利因素。”這樣的背景下,大屏商顯行業可以對2023年報以謹慎的樂觀。當然,能夠吃到這一輪行業複蘇紅利,還需要企業端加強自身的競爭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