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商顯行業走過2022年的低谷時刻,正在帶著更多的新技術、新産品進入2023年。作爲國內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的第一年,也是國際市場進入“後新冠”時代的關鍵時刻,行業對2023年的市場趨勢充滿期待。其中,預期的國內市場複蘇、國際市場加速需求升級、産品技術創新的再次突破、海外消費的再次承壓,都是2023年的核心看點。“有量、有質,也有壓力”:在這樣的期待下,我們總結了2023年極可能實現的十大猜想,借此一窺2023年行業熱點趨勢。
2022年國內商顯市場經曆一輪“曆史性”的低潮期。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對市場節奏、企業信心、政務和事業單位采購能力等方面的諸多限制。在2023年,這些負面因素將“集體變化”,這是否會帶來一輪強勢的行業複蘇呢?
從經驗角度看,2020年國內商顯市場呈現低谷現象。主要影響因素也是“疫情”。2021年在動態清零政策下,國內疫情防控整體穩定,進而商顯市場獲得了不錯的增量:既有結構性的需求增長,如防疫需求;也有持續的增量,如智慧化顯示需求;更有對2020年低谷的“回補”性增量。
行業多數人士認爲,2023依然會符合以上規律:即2022年被壓制的需求會在新的一年呈現複蘇態勢——至少,在2022年低基數上,實現一定的增量,總量匹敵2021年難度不大。
從外部條件變化看,新冠疫情進入以“救治”爲中心的新階段,消費市場受到的三年壓制、特別是服務業、文娛産業的壓制,將在2023年有報複性反彈。同時,政務、事業單位也會從“防控”中獲得“資源、資金”上的解放,在2023年擁有更進一步的采購力度。企業方面,隨著國內防控政策的改變,內銷性的信心也在增加,帶來的采購動力也會進一步加強。
且從供給端看,目前大屏商顯無論是價位還是創新都處于“曆史性”的“有利于消費增長”的時刻。特別是液晶大屏、電子紙大屏、小間距LED大屏,都處于同等品類曆史低價,這會對行業回暖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對于大屏商顯企業,其也願意在2023年抓住“報複性消費”的機遇,相應的供給准備是充分的。
在這樣的有利條件下,部分行業人士認爲2023年大屏商顯將在“長期增量、2022年低基數效應、後疫情報複性反彈”等因素作用下,形成一個“小的增量高峰”:爲何是小的增量高峰呢?因爲,除了以上有利因素外,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是美元加息周期,對于國內外市場的溢出影響,會對企業爲主的大屏市場有負面效應。
不過,對于國內宏觀經濟政策而言,更爲精准的貨幣政策、更爲積極的財政政策都可期;同時,疫情政策在救治爲中心的階段,對人力和資金資源的松綁,將與人口社會流動的增加一起,推動國內消費、內需和服務業的加速恢複與增長。這將是宏觀經濟條件上對大屏商顯2023年高增量有利的因素。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有利因素遠大于不利因素。”這樣的背景下,大屏商顯行業可以對2023年報以謹慎的樂觀。當然,能夠吃到這一輪行業複蘇紅利,還需要企業端加強自身的競爭力建設。
2. LED电影屏市场进入爆发期
在細分市場上,2022年LED電影屏取得了供給端前所未有的“全面突破”。行業人士認爲,2023年將是LED電影屏規模化落地的元年。
2021-2022年,国内市场先后有众多企业获得了电影屏的DCI认证。包括2021年5月,洲明科技UC-A41 LED电影屏成功通过好莱坞DCI认证,同年11月,洲明科技与中国电影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发的UC-A21电影屏,再度拿下好莱坞DCI认证。2021年7月,时代华影研发的LED电影屏幕系统LA2K-10正式获得好莱坞DCI认证;2022年10月8日,其20米4K LED电影屏也成功通过好莱坞DCI认证。2022年2月,上海幕革GS01 LED影院屏正式获得好莱坞DCI认证。2022年3月,AET阿尔泰其2K、4K 10米电影院屏均通过好莱坞DCI认证。2022年8月,南京洛普4K电影屏成功获得DCI认证。2022年11月,利亚德宣布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ED电影屏获得好莱坞DCI认证。
不僅是獲得DCI認證的品牌企業大量增加,且其産品也包括了10米和20米兩種主流尺寸、2K和4K兩種主流分辨率。可以說,目前LED電影屏單純從供給角度看,已經可以覆蓋80%的放映廳需求。同時,行業分析認爲,大規模的産品獲得DCI認證,標志著好萊塢爲首的全球電影業對LED技術電影屏認知的新態度。
2023年國內電影放映市場必然會獲得疫情開放後的發展紅利。實際上,分析研究傾向于2023年會有報複性觀影消費出現。這對于影院市場提升采購信心是有幫助的。但是,也有研究認爲,過去三年疫情給影院行業造成了一定“內傷”,2023年行業會更爲聚焦療傷,而不是熒幕量的增長。
然而,從影院經營角度看,LED電影屏以其寬泛的亮度可調性,獲得了更多種場景與主題“應用價值”。例如在明亮顯示模式下,LED電影屏放映廳可以作爲年會、親子娛樂等場所。某種角度看,增加LED電影屏放映廳,有助于電影院線市場向“多元價值”、“混態經營”的升級。這對于“療傷中”的放映廳市場是有好處的。
當然,限制LED電影屏市場發展的因素也包括“産品價格”。從這個角度看,國內LED電影屏産品在LED顯示行業整體價格向下調整的背景下,2023年會獲得更多的價格下降空間。這也將有利于這一新技術産品的加速市場化。
电影放映是一个高质量需求的市场。LED大屏顯示在电影屏上的努力体现了其行业向上升级的特征。在2022年完成了“供给侧爆发后”,2023年迎来需求侧的真正启动是大概率事件:LED电影屏元年将至,不确定的只是这个元年将获得多大的市场销量规模。
3. 玻璃基板Micro LED加速进入市场
2022年下半年,玻璃基板的micro/mini LED产品正在呈现井喷趋势。不仅是此前高度关注这一技术的三星、京东方持续推出新品或者提升既有产品量产速度,亦有更多的行业企业在LED背光或者直显市场中加入玻璃基板阵营。
例如,2022年年底,京东方晶芯科技有限公司COG(Chip on Glass)玻璃基Mini LED顯示屏产品获得TUV南德意志集团国内首个高视觉舒适度认证标志。目前京东方已经推出P0.9玻璃基Mini LED直显、34英寸玻璃基Mini LED电竞显示器等多元化高端技术产品
12月20日,沃格光电(603773.SH)隆重推出了全球首款玻璃基0OD Mini LED背光曲面屏——“皓月”,并首次将0OD定义为Z-MLED。玻璃基Z-MLED背光更强的视觉效果,能有效增加光学效率,比5OD的光利用率提高12%,整机实现薄型化,具有精准动态控光效果。
2月份,百柔新材料表示,在LED領域,公司主要以基板材料爲切入點,主攻TPC陶瓷基板和LED顯示玻璃基板。目前,公司的TPC陶瓷基板和4層玻璃顯示基板技術已基本成熟,並且已向客戶送樣,示範線産能大概1~2千平米/月。
9月份,继第一代玻璃基透明被动驱动Micro LED显示模组——nStar Ⅰ之后,国星光电又推出第二代Micro LED新品——nStar Ⅱ。nStar Ⅱ为一款3.5英寸玻璃基Micro LED全彩显示屏,像素间距300微米(P0.3),采用TFT驱动实现了8bit(256灰阶)色深的显示效果。
行業企業爭先進入玻璃基板LED市場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是玻璃基板自身優秀的特性。例如,散熱、穩定性、超薄集成、高密度集成控制、可柔性化、可透明性等方面的優勢。第二則是因爲,玻璃基板對巨量轉移技術更爲友好。玻璃基板的光滑性、穩定性、散熱性,都有利于巨量集成工藝。第三,玻璃基板在“高密度控制電路”的實現上具有顯著優勢。在LED直顯産品進入P0.7以下時代時,其具有技術實現和成本上的優勢。
恰是这些技术优势,与LED背光的高度集成、超薄趋势;LED直显的高像素密度化趋势结合,让玻璃基板成为mini/micro LED时代的宠儿,是未来市场、前瞻性产品的基础技术。致力于抢占未来市场的廠商都在“加大玻璃基板”技术的开发。
從産品陣營看,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深天馬這種面板企業;海信、三星等彩電終端企業;國星光電、康佳等上遊LED企業、沃格光電等背光集成企業;以及相關材料和終端産品企業,都在玻璃基板技術上有不同程度的布局。玻璃基板LED自2019年問世以來,經過數年發展已經具有“行業共識”、“市場需求”上的基礎。預計在2023年在液晶背光和直顯市場,玻璃基板LED會呈現出供給側的進一步爆發。
4. 100英寸商显市场竞争加剧
從應用産品線角度看,2023年將是商顯市場100英寸産品線競爭更爲激烈的一年。包括技術進步、價格下降和百英寸需求增量、供給端增量等因素都會加劇100英寸量級市場的競爭。
预计2023年98英寸液晶显示价格依然会在低位运行;同时110/120英寸液晶产品创新可能以更亲民的方式面世。同时,mini/micro LED直显产品在100-130英寸上的布局会更为丰富,价格也会在技术成熟度提升、上游供给更充沛的作用下继续下降。除此意外,激光投影顯示产品的价格也会处于下降通道之中。
另一方面,2023年百英寸商顯産品的需求,依然主要集中在中高端會議室應用場景。無論是LED直顯、液晶還是投影,都會面臨供給端的增量持續增加,但是中高端會議顯示需求總量基本穩定的“供需”格局。唯一好消息是,2022年會議室顯示設備采購處于相對低谷,2023年可能有低水平的消費反彈。
百英寸液晶显示器/TV、百英寸液晶交互平板、百英寸LED直显、百英寸LED電子白板、投影電子白板、激光電視百英寸产品、百英寸投影大屏……在这么多差异品类的竞争中,行业分析认为,市场竞争将主要集中在价位、显示尺寸和效果特性等三个维度。液晶、LED大屏和投影各自都将具有独有优势。这也决定了,如果显示企业的目标是百英寸会议市场,那么可能需要布局多条产品线,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性需求。
同时,积极开拓会议显示之外的百英寸大屏需求市场,例如家用、數字告示等,将是显示行业直面百英寸竞争升级的“好方法”。在私家影院市场、娱乐会所显示、商业廣告显示、企业形象展示显示等市场,能够实现更多的增量,是缓解百英寸产品市场竞争烈度的唯一可能性。而这些市场,随着2023年社会经济进入后疫情时代,将有可能获得复苏和报复性的消费增长。
總之,百英寸顯示産品的競爭在2023年會更爲激烈:不僅是商顯、家用消費市場也是如此。行業企業將以怎樣的供給陣容和競爭策略面對百英寸市場的挑戰,是一個商顯主流品牌的必答題。
5. 超微间距LED屏进一步普及
近年來,小間距LED顯示産品不斷進入,技術標准已經進入P0.X的超微間距時代。特別是2022年,行業技術天花板進一步提升。
例如,年初三星the Wall 75英寸Micro LED TV,芯片尺寸只是过去的1/15,为34×58微米,间距压缩到近0.4毫米。同时,三星量产的110英寸Micro LED TV,像素间距为0.63毫米。
8月11日,洲明科技举行新品发布会,带来全新Micro LED显示产品UMicro系列,采用了RGB全倒装发光芯片,点间距最低至0.4mm,产品在低反光、低摩尔纹、超黑底色等多重性能获得突破。
5月份,雷曼推出163英寸MicroLED 电视。其8K分辨率为7680x4320,支持 115% NTSC 色域、450nits 平均亮度、1000000:1 对比度,由于该产品基于模块化技术设计,入户安装也便捷许多。雷曼光电163寸8K超高清产品间距指标为0.46毫米。
某種角度看,2022年超微間距LED市場已經形成“p0.9産品普及化,對傳統P1.2毫米産品形成高端控制室市場的平替效應”;“P0.9産品在百英寸級別的商用和家用大屏市場加速普及”;“p0.7間距級別産品海量出現,成爲下一個主流間距指標”;“P0.4前瞻性産品進入市場化階段,象征性的産品已經問世”的特征。
对此,业内研究特别强调,实现P0.4级别产品的规模量产,目前的基板、集成工艺、封装工艺可能都不够“友好和经济”。未来P0.4产品的大规模普及还需要从材料、设备、到工艺的全面进步。但是,业内认为P0.4级别的产品是LED直显能够在大屏顯示、工程显示上实现“全场景线”覆盖必须的产品之一,业内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相关技术的开发。
在這樣的趨勢下,2023年超微間距的LED直顯産品必然會進一步普及。P0.9更具經濟性、P0.7應用上量上規模,以及更多企業布局P0.4級別産品是大概率事件。同時,P0.7-p0.4産品,也會是玻璃基板目前重要的用武之地。
6. 三原色激光DLP大量涌现
近年來,在拼接牆市場DLP顯示技術受到了小間距LED崛起的影響,市場空間萎縮不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DLP拼接牆已經“無用武之地”。DLP拼接牆在可靠性和長期觀看的視覺舒適性上,依然具有極佳的應用價值。
過去10年DLP拼接市場完成了光源從汞燈到LED再到激光的升級,分辨率從標清到高清、乃至超高清的升級,單元尺寸從50/60英寸爲主,發展到傳統尺寸和80英寸大尺寸共存的新階段。這些行業創新是DLP拼接保持市場競爭力、客戶應用價值的關鍵。
2022年激光顯示市場出現了嶄新的技術進步。一方面是激光引擎的輕量化,另一方面則是三原色激光顯示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普及。這爲DLP拼接牆市場的進一步技術升級,完成全色激光顯示的跨越提供了更多可能。
例如,11月30日,在由德州仪器组织的2022 TI DLP®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上,光峰科技发布了最新一代的ALPD® 5.0激光显示技术。该技术攻克了激光显示Rec.2020色域成本高、功耗高、散斑难题,可实现人眼可见最大色域,引领激光显示行业新发展。包括极米、小米、海信、长虹、坚果等众多品牌企业,也都已经推出全色激光显示产品。
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預計2023年全色激光的DLP拼接産品將進入“更新換代”的關鍵時刻。采用全色激光顯示,能大幅度提升DLP拼接的色彩表現力。而這一點恰是DLP拼接系統的傳統短板。依靠激光技術高亮、高色域的特性,DLP拼接産品的視覺體驗渴望實現再一次升級。
當然,DLP拼接行業很難指望全色激光技術實現“市場份額的逆轉”。DLP拼接作爲一種差異化選擇的角色,不會在全色激光時代變成“唯一主角”。但是,在不同顯示技術都在持續進步的背景下,DLP拼接依然需要自身的創新,提升品質體驗、保持競爭力。2023年全色激光産業鏈將更爲成熟、規模也會加速成長,這有利于DLP拼接向全色時代的升級。
行業專家認爲,DLP拼接實現從單色激光爲主,向全色激光爲主的轉折點就將在2023年出現。這一點值得拼接牆系統行業的企業高度重視。
7. 非传统需求市场成为增量关键
大屏商顯市場的發展日益呈現出“新場景”的主導價值。特別是在傳統應用市場日益飽和的背景下,開發嶄新的應用品類、應用場景,是智慧顯示發展的主軸。
从传统场景看,无论是会议室显示、廣告显示、教室多媒体、控制室、调度室、安防监控等典型商显应用场景,都已经进入“饱和阶段”,市场发展主要受到“新的基础设施工程量”、“新兴的数据和信息应用方式”的制约。即便市场有所成长也将是“个位数”的。而如教室多媒体等,随着国内新生儿出生量的下降,长期看甚至可能存在市场萎缩的可能。
除了傳統場景,商顯在服務業、娛樂業、文旅市場等的發展,則呈現出“創新”和“高增長”的態勢。只不過,這些行業的增量,與數字化、信息化在這些行業的創新應用程度緊密相關。而傳統産業的“數字化”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導致商顯的這些典型增量場景的發展,並不完全由商顯産業自身決定。
例如,制造業的互聯網、物聯網發展,工業互聯網普遍面臨“大量缺乏既懂數字技術又具備具體工業制造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工控系統核心組件、系統的大腦,依然存在標准碎片化、協議不開放等情況”;“制造企業對于如何推進數字化轉型,自己完全不清楚,也不知道需求在哪”……
“即商顯新興應用領域,存在著‘沒有石頭可摸,但是也需要過河’的問題”。但是,正因爲是無人之境,所以其中蘊含的機遇也是巨大的。商顯企業如何從寬廣的“智慧化”概念中,發現真正可以落地的應用項目,進而實現業務增長,決定了企業發展的未來前景。
行業分析認爲,在傳統需求飽和、進口替代基本完成之後,商顯的競爭在2023年將更多體現在“新興”場景挖掘能力上。商顯行業想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也必須在“全新增量市場”取得突破:新應用的開發,和産品價格下降下的普及化,是未來行業市場發展的兩大關鍵支撐點。其中,新應用的開發具有決定性作用。
對此,從傳統專業顯示的行業經驗看,“加速行業化市場的開發”是商顯大屏企業的必修課。因爲,行業市場的垂直開發,是産生規模化的嶄新應用的曆史途徑。這條規律很可能是打開非傳統市場應用增量大門的鑰匙。預計2023年大屏商顯企業將加大專業領域、垂直行業的軍團化作戰,進一步向“行業方案商、行業數字化專家”的方向延伸創新服務能力,並托起産業增量的未來之帆。
8. 产业链进一步加速整合
2022年是商顯行業頗具規模的“整合年”。尤其是LED顯示行業,出現了數筆戰略性的並購。這些並購即將在2023年完成,並發揮出“強強聯合”的協同之力。
10月,國星光電與蘇州東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意向協議》,擬通過現金方式購買東山精密全資子公司鹽城東山精密制造有限公司60%股權:從營收上看,2021年國星光電LED封裝板塊收入達30.85億位列中國大陸第3;東山精密LED封裝板塊收入26.04億位列中國大陸第5。收購並表後的國星光電有望成爲第一大LED封裝公司,二者的産能占有率則接近30%。
11月6日,京東方公告披露,擬以21億元入主LED芯片企業華燦光電。旨在快速獲得LED外延/芯片的核心技術、保障公司核心資材MLED芯片的供應,以及快速完成LED芯片關鍵環節布局。除此之外,京東方11月1日的公告披露,計劃投資290億元建設應用LTPO技術的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産線項目,著力布局VR顯示和MLED玻璃基板産品市場。
2022年3月起,通過定增拿下6.93%股份後,海信視像便加大籌碼購入乾照光電股份,並在3月底成爲大股東。截止2022年12月29日海信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合計持有乾照光電股份1.81億股,占總股本的20%,總耗資約14億元。隨著海信視像公布入主意願,乾照光電即將結束實控人“空窗期”,迎來新主。
如果說國星光電對東山精密相關業務的並購還是“行業內強強聯合”;那麽海信和京東方的並購,則讓其涉足了“全新的産業鏈”環節。後者對于LED顯示、商顯市場的長期戰略影響將更爲巨大。
近年来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发展,显示行业对LED产业的投资进入一轮高潮期。其特点集中体现在“投资单体规模更大”、“投资主体向头部企业集中”、“非LED传统企业加大投资”(如康佳、京东方、海信等)。同时,另一些关联企业加强了生态伙伴间的合作,例如国星光电与华为、TCL与三安光电等。
可以預見,2023年這股行業整合、擴産的風潮還會繼續,並進一步改變LED行業和商顯産業鏈的競爭格局。液晶技術和LED直顯技術的“混業”發展、協同成長,會成爲很多企業的戰略選擇;追求規模效益也將是LED直顯行業未來的競爭目標之一。
9. 海外市场占比加速提升
在2022年,大商顯市場的低谷之中,民族商顯企業依然在國際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創新應用産品,例如交互平板、大尺寸液晶、小間距LED、XR虛擬制作系統等,都已經成爲本土企業“出海”的利器。
研究認爲,本土企業在全球商顯市場擁有三大優勢:第一是産業鏈優勢,依托上遊制造業的規模和成本競爭力,本土商顯企業的供給能力全球無雙。第二是創新優勢,特別是在前瞻性顯示技術上,本土企業已經占據全球創新的高地。第三則是應用經驗優勢,國內商顯智慧化應用水平位于全球尖端,我國商顯企業在項目策劃、實施上擁有更爲豐富的經驗。
依托以上優勢,加速國際市場探索是本土商顯企業的“重大市場戰略”。可以說哪些企業能夠在國際市場“贏得競爭”,哪些企業才能成爲我國商顯行業的代表。在這樣的背景下,預計2023年國內商顯企業依然會“在創新力支撐下”,加速海外市場的探索步伐,在市場覆蓋能力、産品高度,特別是品牌形象上獲得新的進步。
目前,本土商顯企業的國際化主要的問題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品牌高度不夠。具體表現是,本土很多企業空擁有一流的産品、甚至是全球首創的産品,卻在産品溢價上不及歐美日品牌。第二是,市場覆蓋廣度不夠。統計數據顯示,本土商顯企業海外市場的覆蓋力主要以二三十個國家市場到五六十個國家市場的規模爲主,能夠實現真正全球覆蓋的品牌還是鳳毛麟角。第三則是行業滲透能力不完整。具體表現就在于本土商顯品牌多數還處于在個別行業市場耕耘,並沒有形成海外的全市場體系供給能力;一部分商顯企業産品線厚度有限、技術方向較爲單一。
除此之外,本土商顯企業出海作戰的協同性也有待提高,對國際市場、特別是不同國家市場的人才儲備、法律法規和營商規則的把握能力不足。
簡單概括起來就是本土商顯企業出海“成績斐然、增幅不錯,但是弱勢點和空白點依然巨大”。這意味著本土商顯産業鏈的海外市場還擁有巨大的機遇:包括,在海外市場發揮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的優勢,實現“品牌替代”的機會;以及抓住智慧商顯應用的信息化升級機遇。這些將進一步支撐本土商顯品牌在2023年海外市場獲得更大的成績。尤其是低谷行情下,更是本土品牌在海外市場實現“品牌”替代競爭的良機。
10. 精准创新下的需求升级
經過2022年的低谷,2023年會是國內商顯市場的“複蘇年”。這已經是行業共識。但是這份複蘇必然不是“原地原樣複蘇”。行業預計,2023年商顯市場的複蘇將是“加料”的複蘇。無論是供給端還是客戶需求端,目前都支撐行業市場在複蘇的同時同步升級。
從供給端看,疫情三年來,商顯市場整體處于低谷運行,但是行業企業並沒有放棄研發和創新。一系列新技術、新産品的誕生,與産品成本競爭力的提升同步,實現了商顯市場供給側的升級。例如,大尺寸液晶的價格下降、LED顯示在間距指標上的進步、激光顯示全色時代大門的開啓等等。
從需求端看,市場的心態、目標和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三年疫情帶來了商顯應用心態上,客戶方面更爲“沈澱和成熟”,跟風和情緒化項目的空間更小,客戶更注重實質性價值的提升。從客戶目標看,三年疫情造成衆多行業,尤其是服務業、文娛業的萎縮,導致客戶短期的采購意願和目標必然高度“功利性”,短期項目效果期待更高。從應用市場環境看,疫情三年來智慧信息化技術進一步發展,市場顯然需要與智慧化更匹配的産品。
所以,2023年的商顯行業複蘇一定是“升級版的複蘇”。具體講就是“場景化的精准創新”會進一步成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與消費類顯示設備不同,商顯産品屬于“生産工具”,必須具有生産環境的適配性、具有生産目標的有效性。這幾乎要求商顯産品具有按照使用價值、場景和用途的“定制軟硬件”特征。
特別是在智慧化時代,顯示系統從傳統的視頻終端,正在變革爲“信息終端”、“互動終端”、“傳感器終端”,進一步提升了産品與場景、行業之間的“一對一對應性”關系。甚至,沈浸式應用、虛擬制作應用中,顯示已經成爲場景的核心組成部分,更是表現出從形態到性能上的定制化特征。
在這樣的行業規律下,2023年商顯企業進一步加強細分場景、細分行業下的創新,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著力點。其中,(上文提到)如何將顯示企業的方案和想法,與具體行業需求結合、如何讓顯示和集成企業真正與行業企業融合與結合,是重要的突破方向。總之,2023年的需求增量、行業複蘇必然是升級版,是基于精准創新力才能實現的複蘇。
後記:2023年大屏商顯將從三年疫情中走出新的節奏:具體而言就是,報複性消費、行業恢複,2022年向下的需求趨勢出現轉折、改爲向上;同時,行業也會持續面臨外需、外部市場,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市場的需求萎縮壓力。這樣的背景下,更爲考驗商顯行業創新、服務的能力,也考驗企業的策略和自我信心。但是,整體上2023年會比2022年更好將是大概率事件,2023年大屏商顯“大勢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