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投影行業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商教、家用和工程市場的基本格局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其中,市場萎縮比例較大的商教市場和新興品牌增長主角的家用市場,都面臨著幾乎絕對性的“參與者過剩”狀態。此外,工程投影需求的增長速度或也將下降,爲工程市場的競爭帶來更多壓力。
在沒有增量紅利的背景下,2024年投影行業必然進入一個存量爲主導的結構性調整階段,並使得品牌競爭更爲內卷。甚至對于一些二三線品牌而言,一些細分領域已經面臨“生存性”的挑戰。
這樣的行業發展階段,決定了2024年必然是投影産業企業“用盡解數”通過創新供給,實現市場防禦的關鍵一年。預計,商教市場會繼續在智能、新光源、低成本上進攻,家用市場繼續在質價比上狂奔,工程市場的中外品牌較量也會持續加劇……
目前,国内投影機新型光阀产业链主要有两个“新”方向:LCOS和MICRO LED。其中,LCOS不存在产品落地的技术性障碍,实现民族自主突破的关键是获得“终端品牌”支持。Micro LED则处于新技术体制研发的关键期,技术突破是主要障碍,但是却已经有长虹这一品牌的率先表态支持。
所以,2024年是否有本土技術的新光閥獲得突破性的成績,乃至于有終端産品上市的預測,處于微妙狀態:
第一, LCOS技术角度看“并不新”。这是一个拥有20多年历史的老技术,也是本土企业至少已经突破5-7年以上的技术。——如果有足够的终端品牌支持,至少5年前就能有终端产品问世。
而沒有終端問世的本土LCOS投影光閥産業的主要困難,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既有供應鏈”的虎視眈眈。行業參與者很難在已有穩定供應鏈和本土嶄新供應鏈中做出“抛棄前者”的選擇。更何況,LCOS光閥未必就能比DLP和3LCD爲本土企業提供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但是,2024年這一局面將有所改變——這種改變要從1LCD投影陣營開始。2024年智能投影消費大概率繼續在“存量”框架下競爭。含DLP和3LCD等在內的技術線,與1LCD的競爭重疊區也只會擴大,不會縮小。1LCD專屬品牌繼續向上升級産品“品質”的努力,也會遭遇到更多的光閥層次的限制。
而1LCD投影企業,如果推出本土3LCOS光閥投影産品,則將徹底打破其在供給線上的“向上”和“品質”瓶頸。同時,3LCOS與1LCD幾乎沒有直接競爭關系,1LCD企業中一大部分基本也不受國際上DLP和3LCD光閥供應鏈的影響。
或者說“存量之爭下,得不到其它光閥資源加持的‘野心’1LCD品牌”,或許會成功爲LCOS本土光閥帶來“終端品牌支持”。
第二, Micro LED新体制投影技术,在车载市场的应用持续推进。2023年已经实现16万像素的集成量。但是,实现投影顯示应用,像素集成量(即便采用RGB三片法成像),也需要100-200万数量级的“像素集成水平”——大约还有“一个零”的差距。
在这样的背景下,micro LED究竟能在技术上进步多少,就成为了“行业关注”的核心。不过考虑到,过去5年micro LED投影光阀的集成量从一万多像素,到16万像素,已经实现了“一次10倍”的跃升; 同时,在AR技术应用的micro LED上,高像素集成量技术也得到过验证,并已经商用;随着其技术的成熟度提升,再跃升“10倍”是一个可以期待的目标。
车载前大灯验证了micro LED投影的亮度性能、AR用micro LED验证了像素集成规模——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那就能实现micro LED新体制投影的突破。从这点看,micro LED投影的技术上有可循的成功轨迹可以参照。预计2024年长虹可能在年底拿出第一代“技术验证系统”。虽然micro投影距离可购买的可能性会很低,但是2024年有望“一窥一斑”的可能还是比较高的。
綜上,關于民族投影光閥的發展,2024年擁有“産生新變化”的可能。但是,是否這些新變化會真正落地,還需要技術和終端品牌兩個層面的戰略協調。
2023年是激光投影機大規模價格下降的一年。三色激光産品最低價格突破3500元、單色激光産品價格突破3000元。激光投影與LED投影在中高端的價格重疊面積已經空前提升。這樣的背景下,讓人們對2024年激光顯示的進一步價格下降“充滿期待”。
其中,對混光産品價格下降的期待是“重中之重”。因爲,就2023年市場情況看,當貝和極米的混光智能投影都處于“准萬元”區間。這樣的定位固然“凸顯高端”,卻著實沒有“銷量拉動力”。特別是隨著5000元以下純三色激光市場的開打,混光和純三色激光必然有一場“銷量和普及”之爭。
即,極米、當貝、光峰系等混光系與堅果、海信代表的純三色激光系,在2023年經曆了“口水戰”之後,進一步的“供給線對碰”不可避免:所謂的供給線對碰,必然包括“你有的價位和細分定位産品,我亦要有”!
行業專家指出,任何新技術能夠最終獲勝的前提,都是“一定程度的普及”。雖然可以放棄最低端市場,但是中間主流市場還是必然要爭取一下。4000元級別的混光投影機,2024年出現的概率是極大的。進一步布局和補充混光産品線,也是混光陣營從“技術概念”向“産品落地”轉變的剛需。
或者說,沒有純三色激光率先降價,混光産品也需要向中端市場進軍。而2023年純三色激光的進一步價格下降,則會讓混光産品的普及化“壓力倍增、進而進程加速”。
同時,行業預計2024年會出現新的支持混光技術的投影品牌。尤其是采用光峰和視美樂已有技術方案,不需要全新的技術研發投入,是可以快速導入“新技術線”的。目前,智能投影市場上,不是每一個品牌都在光源端強調自主研發,通過上遊合作導入更多技術線,符合二三線品牌利益:
因爲,2024年家投行業依然處于存量之爭中;同時,2023年5000元以上智能投影市場占比提升到10%左右,幾乎實現了翻番發展——這讓品牌必須選擇:搶占高端市場,或者用更高端的技術配置,搶占中端市場。這兩點是二三線品牌在“存量內卷時代”生存能力升級的重要選擇。而二三線品牌加速布局混光技術,望成爲其産品價格線上突,性能線下壓的重要突破點。
即,支持2024年混光投影出現更低價位的因素很多。這也讓混光的低價化幾乎是一個可以用“事實”來形容的共識。爲此,相信純三色激光和LED光源也在作著自己的准備。
如果從價格區間分析技術布局的調整,2024年3000元價位和5000+價位是兩個重要的“分水線”:
首先,預測5000+價位市場會有兩個變化。其一是上文提到的混光技術的下壓趨勢、其二則是5000元以上價位市場大體上會整體被混光和三色激光“全面搶占”。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雙十一市場,三色和混光已經占據激光智能投影板塊的6成以上;6000元以上智能投影中,激光産品占比也達到了絕對優勢地位。
其次,3000元檔位的市場競爭正在激化。2023年主要的變化來自于1LCD的進攻——包括更高亮度的1LCD産品和4K的1LCD産品,整體布局都圍繞3000元檔位上下進行。此外,3LCD激光和純三色激光智能投影産品也已經布局了3000+檔位市場。
2000-4000元的“可選擇技術差異類産品”是最爲豐富的。這讓這一區間的競爭空前激烈。品牌必須拿出更多的“性能幹貨”才能“玩的開”。預計2024年這一區間,同等亮度的産品價格或許還會下降2成,或者在同等價位上引入更多新技術元素,如三色激光、3LCD三片光閥、4K標准、超短焦等。
第三, LED投影产品线面临“整体性”压力。即混光和纯三色激光价格下降,让单色激光投影的价格压力增大。这些单色激光产品往往以新技术概念或者高亮度为主打,进一步将压力传导给传统LED投影产品。特别是,如果5000+市场被混光激光和纯三色激光主导,那么传统单色激光高亮机型和LED高亮机型,必然在3000-5000元有一场“血战”。
在這樣的背景下,依然承擔著行業走量大佬角色的LED光源,是不是要進一步發揮自己至少目前還具有的成本優勢,在高亮産品價格下降上,走出新節奏呢?這一點至少2024年可以期待一下。
總之,2024年在很多價位線上,行業企業都可能發動“性能之戰”。這對于消費者是好消息,對于進一步拉動和挖掘智能投影市場的潛能也是好消息。
商教投影機市场的系统性萎缩已经有一段时间:就国内消费而言,2018年是教育投影需求萎缩的起点、2020年是商務投影機需求萎缩的起点。就全球消费市场而言,2022年商教海外市场进入“萎缩周期”。
商教市場的縮微核心因素在于“競品競爭”。即液晶交互平板、液晶黑板和液晶會議大屏等對傳統投影機多媒體在教室和企業會議中的地位的替代。特別是2022年來全球市場的需求萎縮,更是伴隨著大尺寸液晶的全面價格下跌、交互平板品類的加速出海而到了。
以國內市場爲例,2022-2023年教育投影産品需求下降40%左右,商務投影會議需求下滑50%左右。其中,2023年下半年來教育市場和商務市場的需求下降出現分化:教育投影降幅大幅度收窄,然而商務投影需求降幅依然處于兩成區間。導致這一核心變化的因素是,教育投影的替代品主要是交互液晶産品;會議投影的替代品包括交互液晶平板和非交互功能的普通液晶會議平板。
不過,有行業人士指出,從絕對市場銷售量看,經曆過2022年上半年的市場萎縮高峰之後,商教投影需求的下降幅度是呈現“逐步收窄”的。特別是結合商教投影存量市場已經較小、商教投影産品加速供給側創新、商教投影依然有其顯示技術上不可替代的特殊優勢等行業基本面,可以大膽預測,2024年國內市場,教育投影市場率先企穩,在激光投影黑板等創新下甚至有局部反彈可能;同時,商務投影需求下滑局面在2024年下半年亦可能觸底。
“獨有價值市場是商教投影的托底市場!”研究認爲,與液晶大屏重疊的需求區間逐漸消失之後,商教投影正在找到屬于自己的“新定位”。特別是商務市場,投影機在新光源、超短焦、便攜應用、智能化等方面加速進化,對比這一輪需求萎縮之前的市場形勢,已經形成嶄新的供給格局,有利于市場在“特色需求區間”穩定下來。
不過,相對于國內商教投影市場“更早的進入競品調整周期而言”,全球投影消費市場中“商教占比依然不小、商教與液晶平板競爭重疊依然比較高、市場低點尚未進入可見區間”。從全球需求看,商教投影在2024年的局面恐怕依然不利——尤其是在液晶顯示行業計劃加大大尺寸産品市場拓展,2024年80+以上尺寸供應鏈將持續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全球商教投影市場的下滑通道依然處于大幅打開狀態。
當然,國內商教市場能夠率先企穩,對于民族投影品牌而言是一個好消息。這代表民族投影企業可能率先抓住市場轉變的節奏,對比于全球市場形成“供給側創新提前量”。這將有利于本土商教投影産業鏈布局海外市場:甚至是左手液晶大屏、右手創新商教投影的全新協同供給線的出海。
2023年工程投影機市场的大势“有一点出人意料”:年初市场已经预计,后新冠时代,放开防控之后,文旅会刷一波“增量”。但是,2023年的增量却吃的并不“舒服”:
因爲,2023年被認爲是中外工程投影品牌對抗最爲激烈的一年。一方面,本土品牌領先導入激光等新技術的“先發時間紅利”消耗殆盡,另一方面,外資品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前所未有的提升,開始布局更多“普及型産品”。
包括万流明以下市场和万流明到两万流明市场,2023年工程投影機品牌都进行了可谓“针锋相对”的产品布局。例如,特别强调本土化战略的巴可和本土品牌的代表着光峰,基本都系统的实现了主流销量型号的“全流明线”的迭代更新。加入到这一对抗之中的也包括科视、NEC、视美乐、松下、理光、爱普生、丽讯等品牌。
“2023年的對抗更多還是‘供給側布局層面’的,但是2024年這些新布局必然已經全面落地——這將是中外對抗升級的關鍵一年。”行業人士指出,除了少數堅持主要産品線向中高端需求撤退的外資品牌之外,2024年外資品牌在“工程”投影市場的強勢依然會繼續,而且很可能是2023年的加強版。普及性市場上,外資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創新差異、價格差異恐進一步縮小。
这在工程投影機国内需求增幅已经下降,且2024年亦已经失去后疫情红利、部分工程投影需求市场遭遇LED直显大屏竞品挑战的背景下,将形成5000-20000流明的“相对供给过剩”局面。预期2024年国内工程投影市场的“内卷”必然再上一层楼。
特別是2023年在工程市場動作“晚”于歐美日系的台系陣營,極大概率在2024年加大市場“填線”力度。因爲,在本土品牌、歐美和日系之間的台系工程陣營,如果再不加大“參戰”力度,很可能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本土品牌和歐美日系“雙向擠壓”。在市場供給端相對過剩的格局下,台系工程投影陣營“2024年的競爭有一點生存之戰”的味道。
不過,戰場永遠是雙向的。在外資品牌下沈,向本土品牌發起工程投影市場攻勢的時候,本土品牌也在“向上突圍”。例如,2023年前三季度,光峰科技工程激光産品線,積極向高端市場拓展,萬流明以上貢獻度達到24%。本土品牌正在高端工程市場複制此前普及型市場的成功經驗。
“優勢市場互相進入”,這是目前國內工程投影行業本土品牌和外資品牌的基本格局。也恰是本土品牌日益高端化,帶給了外資投影品牌更多的競爭壓力,迫使其加大了下沈市場開拓力度。
不過,與國內市場本土品牌的風生水起不同,國際市場上外資品牌依靠上遊供應鏈、下遊渠道體系等優勢,依然牢牢掌握主動權。用全球優勢打壓國內市場的本土品牌,這是目前外資投影巨頭在工程市場的主要戰略。這一點帶給本土品牌的壓力實屬不小。
總之,本土工程投影市場是公認的全球第一大需求和第一大增長市場。外資巨頭在這一市場不會輕易認輸,本土品牌更是必須要贏。2024年這場硬核對抗只會更爲精彩。
2023年,新冠疫情後第一年,工程投影行業對“文旅”需求的溫度感覺是“不足”的。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複蘇第一年深受全球宏觀經濟低迷影響,文旅處于“窮遊”+“投資主體回血疫情損失”階段。第二則是競品之爭的加劇。
據統計數據看,2023年LED直顯産品的發展進入“價跌量升”的新時期。預計全年小間距LED出貨面積增長高達20%左右,雖然不及2020年及其之前的高速增長,但依然保持了2021-2022年的中等發展速度。不過,全年小間距LED市場銷售額增長幾乎停滯、二季度雖然有個別企業提價,但是全年看依然處于價格下滑周期底部。
特別是,采用COB技術的小間距LED均價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幅度超過了30%,全年市場增量翻番。另一個增長熱點則是P2.5-1.7間距段産品比較便宜的産品,出貨面積占比達小間距LED的7成,增量亦在15%左右。
而分行業看,2023年小間距LED應用産生質變的無疑是“文旅”相關産業。據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作爲全年需求高點,信息發布應用場景市場占比,比第二季度環比增長8.2個百分點,上升至42.8%,主要用于教育校史展示、政務黨史展示等方面。由此可見,其與傳統工程投影應用的展示需求的“重疊”和“競爭”正在加劇。
推動LED顯示和工程投影競爭加劇的因素主要包括:1.簡單的平面或者弧面固定展示需求依然很多,在很多項目中占據主要部分、2.小間距LED的畫質亮度效果更佳、3.小間距LED供給大幅增加,中高低端産品協同大幅降價——三年跌價一半,性價比大幅提升。
对于2024年行业多认为,小间距LED依然会在“价格下降、需求扩张”的道路上。其中,micro LED技术很可能借助MIP封装迎来爆发。后者能提供小间距LED更好的成本经济性。同时,2024年文旅行业的国内消费发展也会进入常态,疫情后报复性出行需求降低,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主体“疫情回血慎重投资”的因素降低。两方面结合,很可能进一步有利于包括小间距LED在内的LED显示在文旅市场的“发展”。
因此,可以预计2024年工程投影和LED直显在文旅市场的“竞争”必然激烈化。这或许会促成工程投影行业新一轮价格下降趋势的形成。行业分析认为,与LED直显比较,工程投影機的竞争优势,除了点显示、投影对象(即显示表面)非破坏性、高度可变性和灵活的显示设计等差异的性能之外,单位显示面积的经济性,也是其重大的、必须争取的“价值点”。
2024年或将看到更多、更便宜的中等亮度工程投影機涌向文旅、展演等市场。这将是工程投影和LED直显、特别是小间距LED直接对抗的关键战役之一。
2023年投影機市场意料之外的技术惊喜来自于坚果0.18:1超短焦——焦距突破极限,并且保持了“价格经济性”:三色激光光源、2600 CVIA流明的O2 Ultra 4K报价9999元。这也是即爱普生2022年4K激光電視LS800,其采用了0.16:1的超短焦设计后,又一款0.2:1以下超短焦产品。
2024年这种突破极限的超短焦投影还会是“一年一个型号”吗?从目前激光電視和超短焦应用的竞争看,“一而二”之后,类似产品爆发的概率非常高。
坚果o2系列0.18:1超短焦,覆盖了9999元激光電視和3499元入门三色激光智能投影市场、爱普生LS800产品则偏重20000元以上高端应用。此外,2023年也是工程投影市场和商务会议投影機行业“推出超短焦新品最多的年份之一”。即便5年来持续萎缩的教育投影市场,东方中原也推出了“激光投影黑板”产品,继续挖掘超短焦的应用价值。
或者說,超短焦投影應用的全場景普及已經發展到了新階段:一個技術突破極限、供給極大豐富、應用場景充分多元的時期。相對而言,超短焦投影的整體市場占比依然不高。一年下來的市場規模不會超過二三十萬台,在投影産業整體市場占比有限。
导致“产品供给很想普及”但应用端“渗透率有限”的原因主要包括:1.家用市场端,大屏液晶电视对激光電視的竞争、商教市场大屏液晶显示和触控产品对超短焦商教投影的压力;2.超短焦投影作为一门“高端技术”,价格上依然拥有“占三分之一产品单价”的溢价;3.超短焦产品“可用性”依然存在瓶颈。
第三点的意思即,目前市场供给量最大的超短焦产品焦段是0.23:1/0.26:1/0.33:1等,其焦段还是比较长,无法实现标准电视柜上投影顯示的理想化效果。投射比0.18:1和0.16:1的产品各自只有1个到2个型号——超短焦不是足够短的供给格局,限制了很多场景下,超短焦投影优势的发挥。
“價格真的會高,短焦距又沒能達到理想狀態”,這種現實讓超短焦“普及上量面臨困難”。所以,業內評價堅果o2系列最大的看點,不是0.18:1的超短焦,而是3499和9999元的上市價格——這個價格似乎說明,超短焦更“短焦”後成本是“可以下來”的。
預計,有堅果的示範帶頭作用,0.2:1以下焦段會成爲未來布局超短焦會議投影、家用投影的標准産品線之一,同時新技術應用不會帶來顯著溢價,反而會推動0.21:1以上焦段的超短焦産品“價格進一步走低”。即更多更好的産品和全線超短焦更低的價格,很可能在2024年成爲一個“行業熱點”。這樣的趨勢很可能覆蓋家用、商教和工程等全場景。
而進一步解決“好用”和“低價”也會對超短焦産品的“市場起量”形成最好的“雙引擎拉動”。2024年會是超短焦投影的一個涵蓋所有應用場景的爆發小高潮嗎?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既然看好2023年超短焦投影的發展,那麽“抗光幕”的進一步崛起就不在話下。因爲,采用超短焦,配置抗光幕,光照條件下畫質可視對比度會提升兩個數量級以上。超短焦必須和抗光幕匹配,效果才能最佳的特點,也是拉高這類産品應用成本、阻礙這類産品市場普及的關鍵點之一。
2024年,在0.18:1的堅果産品示範下,超短焦鏡頭加速突破極限、壓縮全産品線價格,必然有利于抗光幕市場的擴張。同時,應用好抗光幕對于投影行業的發展還具有“更多的競品對抗意義”。
例如,2023年商教市场超短焦投影機+抗光幕的组合继续提供应用场景创新。东方中原推出面向教育的“激光投影黑板”产品;高教市场配合抗光幕使用的投影系统成为改善对比度效果的利器;商务会议市场,激光電視类产品为市场提供健康护眼舒适的百英寸大屏巨幕选择。
商教市場的抗光幕應用,主要是爲了應對大尺寸液晶顯示産品的競爭。後者具有天然的光照環境下的高對比度。而通過抗光幕(包括短焦抗光幕和長焦抗光幕)的使用,投影産品的畫質效果、特別是光照環境下的對比度效果有空前的提升。
再例如,在工程投影应用市场,抗光幕同样重要。其一是因为,很多狭窄空间的大屏成像,采用超短焦投影機产品,如果增值应用抗光幕,可以大幅提升画质效果;其二则是工程投影機应用,包括高教市场、文旅市场等都受到了小间距LED顯示屏的挑战——这些市场,投影機应用需要进一步提升画质质量,高品质的抗光幕和高亮度产品配合,是目前成熟并具有经济性的技术选择。
综上,抗光幕从短焦走向中长焦和短焦并重;在应用场景上从家用激光電視主导,向家用、商教、工程并重;行业意义上从提升画质为主,向与液晶大屏、LED直显大屏竞争更多价值前进,是2023年行业正在加速形成的趋势——虽然总量上抗光幕依然不占主导,但在应用供给的多元性上,抗光幕已经实现对“投影全场景空间”的价值覆盖。
在供給端完成多樣性覆蓋之後,抗光幕的下一步必然要在“上量”上做文章。這既可以在2024年得到超短焦投影需求可能迎來新增長的支撐,也可以由抗光幕自身供給更爲成熟、成本持續向下驅動。
如果說新冠疫情三年,帶給投影市場最大的變化是什麽?答案一定是家用市場、智能投影機的低價化。從2019年底到2023年中,智能投影機均價幾乎從接近2500元下降到了接近1500元——這還是在5000元以上市場加速爆發之後的“平均”結果。
導致智能投影機市場低價化的因素很多:例如,1LCD投影亮度突破、可用性升級,帶來了供給側中低端産品成本自身的大幅降低。再例如,投影機家用市場增量向4-5線城市傾斜,帶來“農村包圍城市”的價格效果。同時,這一低價化過程,亦得到了2022年起“直播購物”、“快手抖音新渠道”的推波助瀾。
这种低价化趋势,在2023年三季度达到一个高峰: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3 年第三季度,500 元以下价格段的市场份额超过四成;千元以下机型市场占比高达55%以上;低价格为主的1LCD 技术的线上市场份额提升至 77.1%——这种空前的低价化,显然不是“正常和健康”的市场格局。
“智能投影行業的消費,自身有免疫糾錯效果!”業內人士指出,進入2023年四季度,智能投影行業自身的“對極致低端化”的撥亂反正已經開始。例如,數據顯示2023年雙十一促銷期間,1LCD技術的銷量占比達到49.1%——雖然依然高于2022年雙十一市場占比,但是卻顯著低于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績。
投影機消費是以追求大屏視覺效果爲中心。大屏體驗必然要求産品具有基本的性能水平。過渡低價格的産品,往往是消費者沖動消費、一次性體驗消費的結果,往往不具有消費市場的可持續性。在這樣的理論框架下,過去三年多加速的低端産品大普及,必然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例如,給一部分消費者留下,投影騙人的不良印象、超低端用戶首次購買後,迅速放棄對投影的選擇、部分超低端用戶升級成中端品質型産品用戶……等等。——完全不建立在體驗品質上的超低端市場也好、新渠道直播消費也好,都是流沙上的大廈:超低端化、低價化的趨勢必然會在達到頂點後逆轉。現在的數據看,很可能2023年三季度就是這個轉折頂點。
同时,2023年下半年来,行业主流品牌也更趋意识到对行业发展的“品质化引导”的重要性。包括品质型产品的降价和让利等一系列措施的采取,也会主观上加速“超低价趋势”的终结。即主导性廠商端已经形成“携手建立质价比市场”的共识,并开始投入更多资源,推动行业成长动能的转换。
基于以上判斷,超低價和新渠道的“熱度”很可能已經在2023年越過頂點;而在2024年必然市場會開始一個“反向”運動過程。即可樂觀判斷,2024年超低價機型占比,無論是在總體市場還是在新渠道市場,都會降低。2024年的價格戰,必然更多圍繞質價比進行、有品質的價格戰,依托産品品質的價值競爭,是行業良性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會是2024年的真正主旋律。
如果2024年超低價智能投影占比持續提升的趨勢停止、逆轉,隨著帶來的將是“整個智能投影消費格局”的升級。這種變化的核心趨勢就是,市場結構從金字塔、底部最大,向橄榄形、腰部占比最高轉變。
從2023年的行業數據看,1.下半年以來、特別是四季度以來,低端低價産品占比下降的趨勢很明顯;2.1LCD技術追求更高技術性能和體驗的趨勢很明顯;3.DLP産品將更高性能産品價格下壓,提高中低端産品供給規模和品質的努力很明顯。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2023年智能投影機全國消費總量下跌。其中,下降的部分更以“低端産品爲主”。收入增長的不確定、消費信心的不足,以及促銷常態化帶來的疲憊感、宅經濟嘗鮮熱的結束等等,都帶來了更爲理性的消費選擇趨勢——部分超低端用戶向中高端升級,部分超低端用戶退出需求市場,帶動了消費格局轉變。
行業分析認爲,2024年智能投影機消費中1000-3000元將是主戰場。這既是1LCD升級戰的中樞,也是DLP産品讓利戰的中樞。這將促使這一中等市場的“體量”,尤其是市場結構性占比持續提高,進而爲形成橄榄型智能投影消費結構的“中間大肚子”,提供支撐。
當然,指望2024年一年就能建成“智能投影消費橄榄型市場”是不太可能的。雖然這一年1000-3000元市場面臨增量、1000元以下市場面臨減量的局面,有利于市場消費結構的整體升級,但是畢竟千元以下市場的占比在過去十幾個月內長期在4-6成之間,整體消化掉這一“金字塔大底”必然需要更長時間。
但是,“質價比化、品質大屏化、消費理性化、消費結構橄榄型化”等等大趨勢是節節攀升的、企業共識是非常明確的、行業行動也是進行時中的。2024年行業加速向“新時代、新周期”前進,未來行業消費結構的雛形更爲清晰是必然的事情。
後記:2024年是國內投影産業家用消費市場進入存量期的第二年,也是行業市場面臨競品壓力進一步升級的一年,更是全球宏觀消費格局依然在後疫情低谷中飄搖的一年,也會是整體投影機産品、特別是民族品牌加速“內生動力轉型與升級”的關鍵一年。2024年産業趨勢、産品供給和消費需求變化必然在“尖峰時刻”。對2024年行業趨勢的預測,本文十點只是抛磚引玉,更多行業精彩變革更需要行業同仁“親手”實踐、共建産業崛起之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