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定格百年的聲學之約
2025年8月,佳禾智能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收购百年声学巨头拜雅(原中文译名 “拜亚动力”,英文品牌名 beyerdynamic)的事项,我们与拜雅的故事,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這絕非一次普通的商業收購,而是公司圍繞全球化戰略、技術協同與品牌升級作出的深思熟慮的決策,更是中國音頻企業向全球品牌價值鏈頂端發起的沖刺。
二、拜雅:百年声学界的 “标准定义者”
提到拜雅,“百年”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刻度,而是一部贯穿全球声学技术演进的史诗。自1924年在德国海尔布隆诞生起,它就像一颗 “声学恒星”,用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定义着行业的高度。
1937年,全球首副动圈式耳机DT48从拜雅的车间诞生 —— 在此之前,“声音只能通过喇叭扩散” 是所有人的共识,而DT48的出现,直接开启了 “高保真聆听” 的时代。如今近百年过去,这款耳机仍在生产销售,它的生命力,就是拜雅技术前瞻性的最佳证明。
1939年,拜雅進一步拓展聲學邊界,正式進軍話筒領域,推出的M19話筒憑借遠超同期産品的拾音穩定性與音質還原度,成功打入德國廣播電台;到20世紀30年代末,M19已成爲歐洲多數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標配音頻設備,從新聞播報、音樂直播到戲劇錄制,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奠定了拜雅在音響界的地位。
1996年,拜雅率先推出MCD系列專業數字麥克風,主導制定了數字麥克風國際標准,爲廣播、錄音等專業領域的音頻采集立下“精度標杆”。
更难得的是,拜雅始终坚守着“小众却核心” 的匠心。它是全球少数仍坚持生产铝带式麦克风的厂家,对工艺精度有着严苛把控:对铝带材质纯度要求达99.99%,单台制作要经历20余道工序,仅手工轧制就需将铝带压至3μm(0.003毫米),最后还要在显微镜下完成安装校准,整个周期长达45天。
也正因如此,它能捕捉到人聲中最細微的情緒顫音,這種對“聲音精度”的極致執著,讓拜雅成爲“高端音頻”的代名詞。
目前,拜雅已在全球拥有100余家合作伙伴,销售网络覆盖欧洲、美国、中国三大核心市场,其在专业音频领域的品牌溢价与用户忠诚度,是任何新兴品牌难以短期复制的 “无形资产”。
三、佳禾智能:我們憑什麽接過這份傳奇?
收購百年品牌,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與之匹配的硬實力與戰略布局。佳禾智能從2013年誕生于東莞松山湖,到2019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再到如今成爲全球聲學組件核心ODM/OEM供應商,佳禾智能的每一步都爲這場“跨越世紀的合作”積蓄著力量。
1. 千余项专利:我们筑起了“声学技术护城河”
作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佳禾智能始終以技術驅動爲核心,公司已擁有千余項專利技術,形成了覆蓋消費級電子領域與智能穿戴領域的核心技術矩陣,爲多品類産品的創新研發與叠代升級築牢了技術根基。
多年來,佳禾智能每年研發投入均超億元,在深耕聲學核心技術的基礎上,不僅已延伸布局音頻眼鏡、智能穿戴等領域的産品技術,更始終聚焦聲學技術與智能AI産品的深度融合創新,以此構建起獨特且具備長期競爭力的技術融合優勢。
2. 东莞 - 越南 - 江西:我们打造了全球化的“智能制造网络”
公司搭建的“东莞松山湖研发中心 + 东莞石排生产基地 + 越南生产基地 + 江西萍乡智能制造基地”体系,不是简单的产能分布,而是基于“成本优化、订单响应、风险分散”的战略设计:
東莞松山湖總部研發中心
聚焦聲學技術、智能穿戴及智能硬件前沿技術産品落地;
東莞石排基地
聚焦高附加值産品小批量生産,確保新産品快速落地;
越南基地
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降低成本的同時保障供應鏈穩定;
江西基地
通過數字化改造實現規模化、自動化生産;
3. 从“代工”到“品牌”:我们有转型的渴望与决心
多年的ODM/OEM經驗,爲我們積澱了紮實的全球市場根基,但我們也清醒認知到“代工模式”的局限,更亟待突破自主品牌話語權的桎梏。正是這份“轉型渴望”,讓我們將目光投向拜雅。我們需要一個有底蘊、有技術、有渠道的品牌載體,實現從“制造端”向“品牌價值塑造”的跨越。
四、讓中國智造與德國匠心,共譜和聲
這場收購,對佳禾智能而言,是“從聚焦制造到深耕品牌、從服務全球到布局全球品牌”的關鍵一步;但對中國制造業而言,它更像是一次“向上的宣言”!
當中國企業不再只追求“規模與成本”,而是主動整合百年匠心與專業技術資源;當“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與全球品牌價值”升級,這正是中國産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