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基OLED十年擴張潮後,首個大幅‘縮水’項目。”面對近日京東方公告稱,終止對“雲南創視界光電增資並建設12英寸矽基OLED項目(以下簡稱雲南創視界矽基OLED項目)”募集資金10億元的投入,並將資金變更至“京東方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産線項目”資本性支出的“行業大事”,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代表了新型顯示不同産品和技術路線的“發展趨勢差異”。
雲南創視界矽基OLED項目受累“AR/VR”疲軟
據媒體報道稱,雲南創視界矽基OLED顯示項目,是京東方控股的面向AR/VR産品的微顯示芯片項目。目前京東方已投入運營8英寸和12英寸矽基OLED産線(一期),並完成0.39~1.3尺寸的多款高分辨率産品開發、量産出貨。
但是,据数据统计显示,IDC《全球AR/VR头显市场季度跟踪报告预测》,截止2023年二季度全球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头显出货量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2023年二季度的出货量同比下降44.6%。另据维深信息wellsenn XR的调研和跟踪统计,2023年二季度全球VR销量为144万台,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21%。其中国内市场VR头显销量为12万台,同比下滑65%;海外市场VR头显销量为132万台,同比下滑33%。
“元宇宙可能已經全面熄火!”有媒體報道這樣評論目前全球XR市場的變化。但是,與市場終端的疲軟不同,上遊投資的“堰塞湖”卻非常“洶湧”。
例如,宜興市環科園的湖畔光芯超高清、高亮矽基OLED微型顯示器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總投資超30億元,總建築面積超10萬平方米,將新建兩條12英寸矽基OLED微型顯示器生産線,新建生産車間及配套設施約10萬平方米,投産後可年産1.31英寸矽基OLED微型顯示器900萬粒。
近日,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项目在南京江宁开发区开工建设,预计项目年产值约10亿元;芯视佳12英寸硅基OLED产业园项目在安徽淮南市高新区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65亿元,规划月产能达4000片晶圆。韩国方面,据称科技巨头Meta将与韩国半导体大厂SK海力士及面板厂LG Display合作开发Micro OLED面板;苹果公司亦将与三星合作开发硅基OLED显示产品……
即,與市場終端需求下滑形成對比的是,行業中上遊投資還在極速增加。預期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些項目將帶來“一定的産能過剩”。
此外,亦有专家分析,硅基微显示并不只硅基OLED一条路。目前AR眼镜正在导入硅基micro LED产品,后者在亮度上更有优势。此外,包括硅基液晶(LCOS)、硅基微机电(DLP)也是成熟的硅基微显示技术门类;未来可能还会有硅基QLED、硅基钙钛矿LED等新型材料和应用方案。
所以,對于矽基微顯示而言,現在是三個問題:第一是需求不足、第二是已有投資規模很大、第三是潛在不同技術路線競爭。這些問題結合在一起,理性的行業判斷就必然是“謹慎爲主、等一等市場”。京東方雲南12英寸項目二三期暫緩的過程已經有一年多,現在資金拿出來投入其它項目,進一步說明,行業市場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
玻璃基板顯示,或將是未來“最大受益者”
目前,京東方決定將雲南創視界矽基OLED項目十億元資金變更到“京東方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産線項目”。後者則是京東方面向新興顯示高等級背板需求的投資項目。
据悉,“京東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1850mm*1500mm尺寸的LTPS、LTPO技术基板。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LCD或者OLED面板项目,而是一个“基板”项目,即主要是提供高品质的TFT驱动载板。这些载板可以用于多种显示终端产品的开发。例如,(京東方)2.5英寸LTPO LCD VR、AM TFT mini/micro LED等。
“在1英寸以上市场,微显示器件是采用硅基基板还是AM TFT玻璃基的基板,现在并没有定论。”这一市场应该就是京東方北京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所说的VR新型应用。另外,三星新一代的室内MICRO LED电视,采用与我国台湾友达合作的LTPS背板制造,这代表了MICRO LED大尺寸显示上的一种高等级背板选择。
某種角度看,京東方10億元的資金並沒有離開“AR/VR”等新型顯示應用産品,而只是在背板技術路線上,從“矽基”轉移到了“玻璃基”。
同时,行业认为,未来mini/micro LED显示会在“数英寸”级别的市场上,在手机等移动和穿戴设备、车载等高性能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需要更多高等级AM TFT驱动背板的产能支撑。这也应该是京東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的目标市场之一。
此外,我國台灣地區面板企業群創正在實施面板産線IC封裝的“玻璃基封裝”項目,並作爲其旗下低效率低世代液晶面板線的轉型方向。群創表示,所開發的封裝技術適合應用于可靠度、高功率輸出的車用、功率芯片封裝産品,目前已經陸續送樣,月産能規劃1.5萬片。這一應用方向也適合于京東方北京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産線。
由此可以看到,先进玻璃基板现在展现出一定的通吃能力:除了传统的LCD和OLED显示,也在与micro LED快速结合,甚至正在与IC封装等新兴应用整合;并在微显示、可穿戴、车载等市场领域表现出更多活力。
Micro LED或是最后赢家,新型显示的未来如何
据Trendforce 预估,至2026 年 Micro LED 穿透式 AR 智能眼镜芯片产值约为3,830 万美元,2023~2026 年 Micro LED 芯片的年复合成长率约 704%。
分析认为,主动式微显示技术中 Micro OLED 和 Micro LED二者已经形成路线竞争关系。Micro OLED 拥有自发光等特性,但易受限于亮度问题; 除了亮度,Micro LED 在对比度、寿命、省电等规格表现上也优于 Micro OLED;在关键的微型化上采用硅基板技术下,二者基本规格相当。但是,硅基的OLED微显示,产业成熟度和量产进度好于硅基micro LED。
不过,年初曾有消息称,苹果和Meta正在国内寻找Micro LED微显示器件,并已在多家公司下了数笔订单,用于AR眼镜的概念验证(POC),每笔订单规模在50套-100套左右
那么,市场就存在一种可能:因为今天硅基OLED更成熟,所以更多产品选用它;但是未来硅基micro LED发展成熟后,后者会显著快速替代前者。理论上,硅基OLED产线能转产硅基MICRO LED,但是势必导致近半数的设备更替和技术工艺转变。
另一方面,在更大尺寸的显示上,包括彩电的大型尺寸、拼接墙的超大尺寸、手机,车载等中型尺寸上,micro LED也表现出极高的发展可行性。Micro LED不具有烧屏的问题,同时亮度更高、色域更宽,比较OLED显示优势突出。其主要问题也在于产业成熟度不足,特别是巨量转移工艺的成熟度不足。
新型显示,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大尺寸、中小尺寸、0.X级别的微显示、高亮投影顯示(如micro LED像素化汽车前大灯);按照基板技术可以分为树脂型柔性基板、PM PCB/玻璃基板、AM TFT玻璃基板、CMOS硅基基板;按照成像材料可分为液晶LCD、OLED、mini/micro LED、QLED、钙钛矿LED等;按照彩色化可分为单色产品、滤光片彩色化、QD/荧光转化彩色化、直接RGB彩色化等不同方案……
以上这些分类中,涉及的技术差异众多,但是大多数技术具有极高的成熟性。如AM TFT基板、CMOS硅基基板、不同彩色化方案等;但是,在成像材料上,却有着显著的成熟度差异:如LCD是上一代技术、OLED目前较为成熟、micro LED则是快速发展的技术,QLED、钙钛矿LED两个技术则成熟度相对更弱。
因此,如果把这些成熟度不同的技术简单看成“存在依次替代性”关系的技术升级线,那么micro LED替代OLED就是一个“顺水推舟”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京東方这次的投资计划调整,表面看是从硅基基板转向玻璃基基板,但背后更可能是对OLED和micro LED在微显示和新兴需求上的不同前途的考虑。
综上述,京東方的投资计划调整或许会是一个行业变化的“转折和风向标”。过去10年逐渐爆发的硅基OLED投资可能到达了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需求和技术趋势”节点。未来市场参与者是否转向micro LED等新技术,需要持续观察。